您好: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欢迎您!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直属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媒体聚焦 » 行业资讯

地质工作与土地管护融合之旅

发布日期:2018-07-0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6月26日 作者:陈娟

地质工作与土地管护融合之旅

采集水稻籽粒及根系土样本

 近年来,江苏地调院超前谋划,围绕“矿地融合”理念,启动了一系列国土生态监测与修复项目,开创了江苏地质工作与土地管护融合的新局面。

 如今,“矿地融合”已逐渐成为江苏地调院的“基因”,而正是这个特质使得江苏地调院在“三深一土”领域中有所作为,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上有所建树。

 如何融合

 ——地调项目工作重点对象从“矿”转向“生态环境”

 2017年6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率先提出矿地融合的理念,第一个出台《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江苏地调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配合参与了该意见的编制。

 江苏地调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谋划土壤修复治理相关项目,将地调项目重点从“矿”转向生态环境,推进“矿地融合”内涵深化,实现突破。作为“矿地融合”工作重点承担单位,该院开展的一系列科研项目,涵盖了土壤环境对策研究、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国土耕地监测、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

 在近年来的实践过程中,该院初步探索了调查评价、规划、合理利用与修复、整治全过程的“矿地融合”技术方法,并拟定了“十三五”耕地监测实施方案。

 其中,“江苏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课题提出的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修复建议,得到了江苏省主要领导的批示;江苏省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连续4年成为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点工作任务;因在江苏省研究落实“土十条”过程中发挥了参谋作用,被江苏省环保厅列为重要支撑单位。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江苏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已基本建成,在全省范围内布设土壤监测点进行常规动态监测。目前正在探索建设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耕地土壤环境监测信息“一张图”,并与国土资源“一张图”进行集成与融合。同时,为满足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多方面应用需求,该省将逐步实现“省、市、县、镇”的四级管理,达到监测信息的共享、处理、分析及应用,助推“互联网+国土资源”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并结合已建成的覆盖全省的地面沉降、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等监测网,探索开展全要素协同监测工作。

 同时,为了树立矿地一体化资源统筹管理新理念,促进矿地多层面、多领域有效融合,该省依托超大型项目,先行试点完善矿地融合成果转化机制,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提供基础地质科技支撑。

 江苏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完善了四类共12项应用性成果,在“十三五”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修编、沿海高铁(盐城南通段)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其中《关于我省连云港地区具备建设地下能源储备库条件的报告》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江苏省发改委联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根据该项成果共同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申请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继苏南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成果报告及图集提交中国地调局作为地调百年成果之后,该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城市群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专项、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与动态评估相继启动。在试点城市宜兴市,系列调查成果有力支撑了宜兴市基本农田划定调整、特色农产品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打开了地质调查成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快速合理应用的突破口。

 探索矿地融合的城市地质调查,加强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机制,则助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形成了集群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局面。创新形成问题导向下的多专业融合调查方法,及需求导向下的成果使用部门全流程参与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成果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得每个城市地质工作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亮点和特色。

 融合的优势

 ——开拓耕地修复新领域

 保障珍贵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是当前地质调查与土地管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将矿产资源和耕地修复融合起来成为江苏地调院研究的主要方向。

 该院开展了连续多年的大田修复试验,成功研制了施用改性凹凸棒石、改性沸石、改性蒙脱土及生物碳等环境修复材料的实用钝化技术,并获得了该项耕地修复的发明专利。江苏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一个省区,若能在利用天然凹凸棒石黏土修复耕地上取得新的突破,对于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省内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多了一个新的选项。这样一来,矿产资源与耕地污染修复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战略合作伙伴。

 近年来,江苏地调院结合田—水—路—林—村等土地整治的具体规划,以研发的矿物调控、植物修复与快速修复技术为基本手段,开展实地修复示范。目前已经在苏南、苏中、苏北等地开展了耕地修复试点,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与各地的地质环境差异,构建了具有前瞻性的耕地生态安全利用示范区段。

 融合之旅

 ——试点先行

 为探索矿地融合实现路径,江苏省局部先行试点,启动了东海县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

 这是全国首个将矿产资源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试点研究,创新研究提出了技术方案和工作思路。本次试点工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连云港市东海县为试点区,以点带面探索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方法,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指导试点地区形成可复制并能普及推广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经验。

 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优化自然资源审批制度,泰兴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试点工作成果落地,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成果与国土资源“一张图”有效融合,实现了评估成果与用地审批的无缝对接,自然资源审批管理实现了“不见面”审批,真正做到矿地融合。

 泰兴是江苏省试点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的6个园区之一,泰兴这种模式将在江苏省全面实行。通过试点,探索构建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管理新机制,建立评估成果查询服务和应用管理体系,减少评估数量、简化评估程序、降低评估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用地企业“来回跑、重复跑”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切实将评估成果真正服务于开发区企业项目用地审批。

 江苏省现有的经验可见,矿地融合,是地勘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经,期待成熟的操作方案早日形成。

  

浏览:890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01048号 地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路9号
邮编: 221004 电话:0516-87870780 传真:0516-87870770

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