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欢迎您!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直属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园地

家风如山

发布日期:2017-07-27 来源:沈永炬 作者:沈永炬

三间砖砌瓦房,篱笆宅院,父亲常年不下头的斗笠,母亲缝缝补补的围裙,清贫——我的家风;一头瘦骨嶙峋的叫驴,一圈嗷嗷待食的猪仔,一把拧满疙瘩的驴鞭,一副四溢草香的平铲,勤劳——我的家风;半间炊烟袅袅的灶台,父亲挑灯编织的“折子”,还有院内石榴树,枝桠围插的菜园,质朴——我的家风。

我的家风并不是上祖流传的祠堂家训,也不是贤良古德遗留后生的警世名文。我的家风是父亲一言一行酿就的时间老酒,滴滴酥心,每每能让我在是人生旅途的迷茫路口,斟上一口,回味初心。我的家风是渗到血液,植入精神的清苦,是印在脸上,画进心里的勤劳朴实,是写在纸上,刻入梦里的浓郁温馨,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也将影响着我一生。

父亲年轻时是个渔夫,一叶木舟,一席竹榻,一蓑斗笠,还有数只鸬鹚曾伴随他十几载,吃住在小船上,常年在潮湿阴冷的湖水,落下了纠缠他一生的风湿肩周炎。父亲三十四岁才认识我母亲结婚成家,他说那时没抱有成家的希望,做了一辈子光棍的打算,因为旧年代,爷爷是地主,成分不好,这也造就父亲当时的生活处境。

我有三个姐姐,我是老小,在我三岁那年父亲卖掉了家里唯有的财产——独木舟和鸬鹚,背上行李外出打工,白天劳作,晚上忍受病疼的折磨。病看过好多次,多数是为了省钱用的偏方,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病情。母亲用家里多年的积蓄,买了头拉车农耕的瘦驴,圈养了几头猪仔,没日没夜的耕种、薅草、烧饭、纳鞋…….

我和姐姐慢慢长大,后来父亲挂心母亲一个人太过劳累,放弃了外出打工,揽下了家中千藤万绪的农活,让母亲安心照料我们。为了能让我和姐姐读得起书,父亲自学编“折子”,“折子”是往年村民们用来圈盛晒干粮食的工具,是以芦苇颈杆作为原材料,经晒干、窣开、压平,然后用手工一片片编织而成,一席“折子”能卖两块钱。那时候,常在黎明尚未破晓的清晨,上学的路途中见到父亲在河道、沟渠边割芦苇,芦苇声声细碎,一捆捆被父亲搬上板车,推回家中。暮色四合,劳作一天的父亲为了不影响我和姐姐休息,总会躲去家中废弃的车棚里,挑着煤油灯编织“折子”,灰涂的车棚似乎用手就能抓下几把粉来,悉悉簌簌的芦苇声响彻破旧的小院。

生活如陈旧的老钟,旋转忙碌、滴滴清苦。记忆中,未从听闻父亲对生活的抱怨,他常说不曾敢想能有儿有女有个家,感谢老天待他不薄。父亲勤苦隐忍的生活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对世界的感知,走过那段清贫的岁月,方知饥寒交迫是怎样定义的,苦难是精神的历练,不是因为苦难本身有多神秘,而是因为经历过,人会变得愈摧愈坚。事事感恩成为我内心世界的和谐因子,生命本是一场慈行,心花要盛开,日子才从容。

父亲刚成家时,他和母亲一无所有,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用吱吱呀呀的独轮车推土垫宅,脱坯垒墙,燕子衔泥式筑成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家。我和姐姐出生在这个土里土气而又温情四溢的家里,这是父亲用厚重执念的爱浇灌填筑的。        

父亲只读过小学一年级,但大多的汉字都能认识,能讲出很多是非曲直的道理,村里家长里短的琐事大都愿找父亲阐唠评述,夸父亲是好人,明事理,做人做事有分寸。我和姐姐从小也在他的言行下耳濡目染,学会一些张口即来的俗文谚语:“人要实,火要虚”,“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吃一时亏,赢百年利”,“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邻里乡亲拉一把,路宽才能走天涯”…….这是父亲的作风,也是我的家风,这些烙于心间,放上我心头的道德标尺影响着我日后生活的点滴。

父亲不苟言笑,朴实醇厚冲淡了儿女情长,无论是我考上大学第一次远行,还是现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看望,他都不曾表现出不舍和想念。自从毕业进入地质队以来,工作忙,常年加班,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电话那头的父亲总是说对他不要挂念,一切都好,叮嘱我踏实工作,团结好同事,要谦虚努力,要不计小节。

十几年前,家里旧翻新,盖上了几间平房,父亲仍操劳着几亩田地,我和姐姐常常劝阻他别再忙碌了,享享清福。他总说闲不住,停下来日子就乏味,忙忙碌碌的生活才像个过日子,干点活吃饭才有胃口。我知道,辛苦劳作是他托起一家老小的信念,是他为家庭无悔付出的唯一手段。

如今父亲七十三了,年逾古稀,看到日益削瘦的身躯,沟壑纵横的脸,内心难免刺疼,辛劳一生,尝尽人间酸楚的父亲衰老了。

工作几年来,我在远离家乡的一个市声喧然的点上生活盘旋,成了家,岁数也越来越大,流动的时光繁衍着我的喜怒哀乐,深受父亲影响,身体力行隐约有了些他的影子。迷惘失意,满眼无助时,心头会想起父亲说“吃一时亏,赢百年利”,于是拍拍尘土,再次续航;工作懈怠,徒短暂清闲时,耳边会响起父亲的谆诫“人要实,火要虚”,于是抖抖精神,继续奋进;想要对自己放低要求,模糊掉最初的理想时,脑海会浮现父亲不苟言笑,质朴沧桑的脸庞“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于是重塑理想,迎风斩浪。

父亲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于生活的艰辛负重中衍生出如山家风,让我儿时那段清苦的岁月,也温馨重重。家,无私无悔爱的载体,父亲用勤劳淳朴的行为范标,导示着我生命飘摇的小舟,无论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这将伴随我生命的风雨路程。

家风如山,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沉着坚定,哪怕荆棘密布,寒暑刺痛,我还是抱定不松,心若明镜。那艘艰难爬过岁月的木舟,那片悉悉簌簌的芦苇轻荡,那些张口即来的俗文谚语,已幻化作生命的养液,融合于我的灵魂,流动在我的身体。

浏览:1234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001048号 地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路9号
邮编: 221004 电话:0516-87870780 传真:0516-87870770

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191号